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基层政务公开>>公共文化服务

高台县博物馆“国庆·中秋” 双节文博系列活动预告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620724016/2025-00088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高台县文广旅游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高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5-09-28 10:00:00
是否有效

国庆节与中秋佳节相继而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营造欢乐、祥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氛围,高台县博物馆特策划推出“月满华章·礼赞中华”双节同庆系列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体验,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里感受“家”的团圆与“国”的庆典,拉近公众与历史文物之间的距离,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假期。

一、世俗・往生——武威出土汉晋文物展

    展览以武威地区考古发掘成果为核心,汇集陶器、金属器、木器、玉石器等130余件(套)汉晋文物,系统再现了古代凉州作为丝路重镇的社会风貌与精神信仰。展览分为四大单元:“往生之所”通过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解析汉代生死观念与丧葬礼仪;“金声玉振”以青铜器、金银饰品等精品,展现丝路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抟土为陶”借助各类陶制生活用具与器物模型,反映当时的经济生活与民俗;“木里千秋”则集中展示保存完好的木雕俑与木器具,凸显汉代木作工艺的卓越写实能力与艺术成就。展览辅以考古照片与示意图,为观众构建起一个直观的历史语境。

    该展览已于9月26日在县博物馆二楼南展厅开展, 展期至12月25日,诚邀您莅临参观,共溯凉州文脉!

二、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

    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专题展览已于9月26日在高台县博物馆二楼北展厅开幕。 该展览系统展示了这门集雕刻、表演、音乐与文学于一体的“东方魔术”艺术。81件珍藏皮影精品与辅助展品,共同构成六大观展单元:从生旦净丑的“皮影人物”,到奇幻的“神怪动物”;从沉浸式的戏台“场景”,到经典“剧目”与“道情音乐”的独特韵味;最后的“雕刻”单元更完整呈现了皮影从制皮到成型的精湛工艺。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十一”期间将推出皮影社教活动与专场表演,带您深入光影交织的千年戏剧世界。

三、“皮影光影·道情唱响”特色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皮影戏融合了民间美术、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环县道情皮影戏更是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镂刻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台县博物馆拟结合临时展览“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举办特色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非遗皮影戏的同时近距离感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非遗魅力与震撼。

活动内容:

1.皮影艺术知识讲解。社教老师将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系统讲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及表演特点,重点介绍环县道情皮影的主要类别、展现内容与文化价值。通过互动问答与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对皮影艺术的整体认知,理解其作为“指尖上的戏曲”和“光影中的艺术”的独特魅力。

2.参观“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参观“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近距离观赏环县博物馆馆藏皮影作品、乐器、剧本、雕刻工具等辅助展品及影像资料,社教老师将结合展品内容,深入解读皮影人物、神怪动物等皮影作品的造型特征、纹饰寓意及道情音乐的表演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皮影艺术的精细镂刻与深厚文化内涵。

3.“西游奇遇”皮影戏文化体验。学生分组到博物馆序厅体验皮影戏“西游奇遇”。每位学生可亲手尝试操控皮影人物,学习基本表演动作,并配合音乐进行简短的情节演绎。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更能深刻体会皮影艺人在幕后“双手舞动百万兵”的艺术创造力。

4.环县道情皮影戏现场观演。特邀5名环县道情皮影非遗传承人在博物馆前广场现场表演传统皮影剧目,让学生在光影交错、唱念做打中全面感受道情皮影的声腔韵味与舞台感染力,进一步理解非遗艺术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

活动地点:高台县博物馆一楼序厅、二楼临时展厅、前广场

活动时间:2025年9月30日晚上19:00

四、“盛世华章·童心筑梦”国庆主题社教活动

九州同庆迎华诞,万里山河展新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情回顾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青少年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切身感受祖国繁荣昌盛的壮丽图景,高台县博物馆精心策划“盛世华章·童心筑梦”国庆主题社教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根脉、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内容:

1.历史回响--讲解国庆节的由来。由社教老师利用PPT介绍“国庆节的由来”,简述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与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展示历年国庆阅兵、庆典的经典瞬间,体现国家的发展与强盛。

2.国家的象征--国旗与国徽的故事。社教老师详细解读国旗的构成、颜色及五颗星代表的深刻寓意,并解读国徽上的元素:天安门、齿轮、谷穗、五星红旗蕴含的意义,通过认识国旗国徽,让学生了解其背后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和伟大的革命历程。

3.智慧碰撞--国庆知识趣味问答。社教老师根据前两个环节的讲解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参与举手抢答,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和了解。

4.童心绘梦--共创国庆节百米长卷。在博物馆大楼前广场进行“祖国生日快乐”百米长卷集体创作,让学生们感受团结的力量,用艺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上午9:00

活动地点:高台县博物馆序厅和大楼前广场

五、“方寸之间 编连千年”特色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高台博物馆珍藏的前凉赵双衣物疏与前秦高俟买地券,正是中国书写史上承前启后的独特见证。它们以木质墨书的形态,定格了纸张普及前河西走廊的日常书写实况。不同于中原已广泛用纸,西北边陲仍延续木简传统,这份“滞后”恰是其独特价值——为我们保存了十六国时期民间书写的鲜活标本,弥足珍贵。

活动内容:

1.书写文明主题课程。活动将以多媒体形式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从甲骨、金石、竹简到纸张的演变历程及其背后的文明史意义。精选高台县博物馆藏前凉赵双衣物疏与前秦高俟买地券这两件珍贵木质文书,详细剖析其文字内容、书写方式及文物所反映的社会观念与历史背景。

2.编连技艺手工体验。学生们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编连技艺的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4日上午9:00

活动地点:高台县人民东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六、“月映中秋·灯承匠心”主题社教活动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月两团圆的文化内涵。为深度挖掘节日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高台县博物馆将以灯笼为载体,以馆藏文物与传统榫卯工艺为依托,以中秋节为背景,举办“月映中秋·灯承匠心”主题社教活动,旨在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中秋起源民俗,赏析文物精品,感悟古人匠心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

活动内容:

1.中秋溯源与民俗讲解。社教老师系统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祭月、赏灯等民俗,阐述其背后“团圆、和谐、丰收”的文化寓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秋节作为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

2.趣味中秋灯谜竞猜。社教老师组织参与者进行中秋主题灯谜竞猜,以趣味互动形式巩固所学内容,活跃现场气氛,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3.榫卯结构讲解展示。社教老师通过实物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榫卯技术的起源、基本原理及其“不用一钉一铆,却能扣合严密”的工艺特点,阐释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工匠精神。

4.文物《中秋佳瑞图》赏析。社教老师带领学生赏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秋佳瑞图》,重点解读画作中描绘的中秋时节人物活动、庭院布景及祥瑞图案,分析其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透视古代社会的节庆生活风貌与审美情趣。

5.榫卯木制手工灯制作。在社教老师指导下,参与者亲手制作一款简易的榫卯结构木制手工灯,直观感受榫卯的凹凸咬合关系,深刻体会传统木作技艺的精妙与智慧,并将完成的作品作为中秋节日礼物,寓意点亮团圆与光明。

活动地点 :高台县博物馆一楼序厅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上午9:00

七、“笔韵千年:当壁画砖‘遇见’非遗脸谱”特色社教活动

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砖以奔放线条与鲜明色彩,定格了古代生活与信仰,被誉为“地下画廊”。与之相映成趣,非遗脸谱同样以强烈的线条和符号化色彩,在戏曲舞台上演绎故事。高台县博物馆结合馆藏壁画砖绘画艺术与传统非遗文化,举办“笔韵千年:当壁画砖‘遇见’非遗脸谱”特色社教活动,引领公众穿越千年,从墓室走向舞台,探寻线条与色彩的基因密码,感受古今艺术的生命对话。

活动内容:

1.解读壁画砖绘画艺术。参观《古冢丹青》壁画砖展览,重点引导学生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观其线、辨其色、解其意,感受河西走廊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成就,激发学生对古代工匠技艺的敬佩之情。

2.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系统讲解“铁线描”的技法特征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并解密壁画砖的色彩系统,讲解矿物颜料的来源与制作工艺,并与非遗脸谱的色彩符号系统进行跨时空的对比链接。

3.非遗脸谱创意手绘。通过非遗脸谱手绘,引导学生完成从“观众”到“创作者”的身份转变,强化学习效果,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目的。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8日上午9:00

活动地点:高台县博物馆序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